“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德惠”

时间: 2019-11-04 09:43来源:德惠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字体: 打印

  

  

  2017年8月16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德惠市“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德惠”授牌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市农博园举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长春市政府及长春市粮食局及粮食行业协会领导;德惠市委、市政府及各乡(镇)街道、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德惠市稻米协会成员及米企单位负责参加授牌仪式。新华社、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省及长春市、德惠市等18家新闻媒体参加仪式,并报道仪式盛况。“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申报成功,是德惠市委、市政府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切实深化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鼓励稻农、米企及经销商更加兢兢业业传承和保证“吉林大米”“长春大米”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德惠稻农和诚信米企的世代坚守,更是德惠市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树立食品安全正能量的有力实践。品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优质小町米”的申报成功,将为“德惠小町”的品牌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平台,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多的可能,在新时代、新理念、新功能、新高度的助力下。“德惠小町”品牌建设的航船即将步入新的轨道,行稳致远。

  德惠市自然环境良好,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具有发展水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气候优势德惠市处于东经125°14'~126°24′北纬44°02′~45°53′之间,位于世界著名的“黄金水稻带”上,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平均日照时数2432.9小时,平均降水516.4毫米,降水集中在4月~9月,稳定通过10摄氏度的初终期间降水458毫米,平均初霜日9月20日,终霜日5月3日,无霜日143天。水稻生长期日照时长12小时~14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和干物质积累水稻出穗后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0摄氏度,不易出现高温效应;由于气候相对冷凉,病虫害发生程度轻,农药用量,确保了绿色无公害水稻的品质。

  土壤优势德惠市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的松辽平原黑土区,全市耕地21.4万公顷。土壤分为8大类21个亚类。其中,80%是比较肥沃的黑土类,土壤耕层较厚,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冲击土、泥炭土、水稻土为主,腐殖质含量高,土质肥沃,为生产优质水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

      水源优势德惠市水文、水利资源丰富,河流总长701.61公里,河网密度210米/平方公里。辖区内河道属松花江水系,流域面积2982.45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流域面积309.8平方公里,占10.4%;饮马河流域面积1136.86平方公里,占38.1%;沐石河流域面积648平方公里,占21.7%;伊通河流域面积561.6平方公里,占18.8%;雾开河流域面积326平方公里,占11%。江河流域植被覆盖好,工业企业少,水质清澈无污染,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充沛的水源。

      产业优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形成德惠大米特有的品质,历史上曾是清朝贡米之地,如今更是东北优质大米的主要生产基地,2015年,德惠市水稻播种面积5400公顷,总产量60万吨,占全省水稻总产量的10%。以区域性为特色的绿色、有机水稻规范化、标准化基地生产已初具规模,而且大面积发展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水稻基地化生产潜力较大,势头强劲。水稻加工,德惠大米已整体达到无公害大米标准,并有20家大米企业的35个标识产品分别认定为绿色大米、有机大米。其中,绿色大米年产量36万吨,有机大米产量2万吨。

      品种优势品种是世界公认的影响大米品质的第一要素,德惠市种植的水稻品质为德惠小町,占播种面积80%以上。“德惠小町”已被确定为代表吉林省中部黑土地大米特点的“吉林大米”代表品牌。德惠小町水稻营养丰富,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高,加工的大米洁白晶莹,质地密实,做出的米饭油亮溢香,口感好,堪称是中国大米中的精品。

      品质优势德惠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市,是全国县级城市中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吉林省粮食卫生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德惠大米敌敌畏乐果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倍硫磷和溴氰菊酯等危害健康的农药残留历年检验数据均为“未检出”,对比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NY/419-2000绿色食品大米要求,德惠大米远优于一般粳米;而黄曲霉毒素B1这样容易致癌的真菌毒素,检验结果一直都是“未检出”;水稻镉含量小于0.02mg/kg,铅含量小于0.05mg/kg,砷含量小于0.10mg/kg,砷含量小于0.1mg/kg,远低于国家标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的标准要求。

      科技优势德惠市依托长春市众多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水稻和栽培技术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从优质品种的研发、种植技术的创新、病虫害的低毒防治品质和食味的提高、精深加工等方面不断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德惠大米品质的不断提高。

      品牌优势2006年以来,德惠市根据国家粮食局“放心粮油工程”的总体要求,按照吉林省“健康米”工程实施意见和长春市打造大米品牌的工作要求,从优化品种结构,规范种植标准,精细化加工等方面,不断提高大米品质,严控大米质量。并先后在厦门、广州、上海、杭州、南昌、成都等地展开了宣传推介活动,知名度大幅提升,德惠小町大米已经成为“吉林大米”的代表品牌。

  品牌申报    

  2014年4月14日,市政府向省粮食局发函,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德惠小町”的品牌优势。2016年4月25日,吉林省粮食局、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经过考察论证,向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推荐,命名德惠为“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经国家自然资源局第三测量队认真考察,2017年8月3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粮协函[2017]48号关于吉林省德惠市为“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的函同意命名德惠市为“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德惠”

  实施品牌完善和保护战略

  德惠市被命名“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后,德惠市稻米协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德惠小町”地理标识,详细介绍“德惠小町”的由来、产区、自然情况、种植范围等。聘请专家组对“德惠小町”产地品质进一步论证,在食品安全导刊、中国粮食期刊、粮食市场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上述文件、论证等一并报送国家知识产权局。市稻米协会制定“德惠小町”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五章、十六条。21家稻米加工企业及待审87家米业加工企业均表示要严格遵规则,一切套牌、冒牌、贴牌及一切影响“德惠小町”品牌行为的一律开除协会,并要承担相关的经济及法律责任。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战略。2016年~2018年,市政府投入资金8700万元,全面升级改造半拉山子、大岗、张家屯、泥鳅沟灌站。其中,半拉山子主干渠延伸30公里,覆盖水稻产区5个乡镇。投资2490万元,改造岔路口、朝阳、大房身3个重点乡镇的田间灌溉设施和渠道,实现产区的主干渠、支渠、斗渠渠渠相通。利用长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1090万元,完成2400平方米文洛式育苗玻璃温室主体建设,自动化温室控制系统及采暖系统采购,园区1.8万平方米地面回填,建1500平方米库房1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相关部门集中一切人才、资金优势,为小町米品牌发展架桥铺路,确保品牌的发展。

  “优质”转“红利”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几年,国内粮食市场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双重挤压,粮食市场竞争压力和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叠加而至但“德惠小町”稻农的收入却连年增高,农民愿意种什么,主要看效益,主动自觉地调结构,主要看是否有账算。2018年,德惠市水稻产区年产水稻近60万吨,德惠小町品种种植达95%,形成了以吉粳88为母本,吉宏6号、吉林农科院816为主推的优良品种吉宏6号稻米进入市场后,每公斤可增收0.4元,每公顷确保增收3500元~4500元,市场收购价连续4年高出政策收购价,持续放出优良优购的市场信号,调动了农民水稻生产的积极性。

       主动作为,秉持务实创新的智慧和勇气,突出“德惠小町”的高端品位宣传,创新营销模式,开拓消费市场,打通销售端的“毛细血管”,德惠市米企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助推下,通过省“吉林大米”推介平台、长春市政府打造“中国优质粳米之都”推广平台,德惠市政府及各乡镇和企业自身平台,“德惠小町”先后入驻上海农商300家超市,与中石化易捷便利签订合同,在1000家推广。2018年,佰顺米业同泰国正大集团签订协议,成为正大集团稻米OFM核心生产区,稻米远销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韩国;在广州设立14家“德惠小町”米直销店,使小町米成为主销区城市居民“米袋子”的重要供应商。

  市稻米协会为把“德惠小町”做强做大,先后与吉林省农科院、长春市农科院、通化市农科院、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品种结构,规范种植标准及精细化加工模式,使“德惠小町”成为吉林大米的代表品牌和“长春大米的领军品牌”。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