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一网搜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17-11-22 08:59 来源:德惠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

 
代市长  赫哲
2014
年1月15日在德惠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各位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3年,是德惠非常特殊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沉着应对,积极而为,确保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0亿元,同比增长4.8%;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7.17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2.04亿元,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06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44元,同比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7元,同比增长11%。
---项目建设成果突出。招商引资有新成效通过开展 “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共引进项目24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引进内资1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068万美元。重大项目有新进展。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全力破解资金和用地等“瓶颈”问题,全市新建、续建各类项目285个。其中,超3000万元项目213个,超亿元项目34个,超10亿元项目5个。产业集聚有新提升。德惠经济开发区新建、续建项目33个,总投资183亿元。泉德秸秆综合利用等续建项目推进顺利。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汽车锻造件项目已试生产。韩资高新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米沙子工业集中区吉林省弘扬木制品有限公司包装箱加工等5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蓝天密封等12个续建项目具备投产条件,洽谈项目18个。大成(德惠)生化工业区年产20万吨70%赖氨酸硫酸盐项目稳步推进。朱城子食品加工产业园完成了长春汇商健康产业园和环保建材产业园基础设施规划,引进项目11个,总投资54.9亿元。吉林达利公司功能性饮料及食品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万宝化工产业园成功引进了吉林珈士濠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加工、吉林昆仑利用压缩天然气和吉林昆仑能源液化天然气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布海汽车配件产业园进入规划设计阶段,一汽四环零部件项目二期开工建设。项目供地有新保障。完成征地总量800公顷,实现供地总量1000公顷,增减挂钩周转指标250公顷。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的验收。我市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乡规划进一步科学。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城市定位、规模和布局进行了综合研究,将饮马河规划为“城中河”。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东风路、光明街等10条市政道路竣工通车,总铺装面积14万平方米。完成了育才街、康平街等街路的路灯安装,怀惠街以北老城区基本消灭了“黑街路”。对保障小区、政务大厅等5条城市供水老旧管线进行了维修改造。管道天然气铺设3公里,新安装9780户。住邦·万晟城市商务综合体、绿都大酒店主体基本完工,新东方购物中心开工建设,欧亚购物中心成功落户。投资2.4亿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竣工投运。“暖房子”改造60万平方米,城乡楼房开发80万平方米。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房屋征收工作开展顺利,城市规划区内征收有证照标准房屋3.3万平方米。102国道城区段、松柏路等区域进行了绿化,对德惠路、明珠广场等主要街路及景点进行了精品彩化,共栽植花卉52万株。撤并供热企业6家,铺设供热管网22.7公里,陈旧管网改造21.5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2座,建设城区公交站棚20个。更新更换出租车123台,实现了三年完成出租车更新目标。加强了饮用水源地、重点排污企业和重金属行业的检查与整治,完成了农村环境联片整治和污染减排年度工作任务。
   ---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粮食获得大丰收。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片25个,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面积15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3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5.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园艺特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新建棚室蔬菜3000亩,落实烤烟6000亩。申报了2个吉林省“特产之乡”,有5家企业的农产品有望登上《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畜牧业逆境发展。科学应对禽流感和“6·3”火灾事故的负面影响,出台了扶持家禽产业稳定发展的意见,引导7家金融机构与21户牧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免收家禽养殖加工企业产品检验标识费260万元。新建、扩养殖小区(场)40个。农产品加工业稳步推进。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户,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20亿元,同比增长16%。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强降雨多、上游水库加大放流、外洪内涝并存的严重形势,动员组织全市力量,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全力抗洪抢险和排除内涝,使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完成了松沐灌区节水改造、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年度工程。植树造林179公顷,绿化村屯50个。购置各类农机具3406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106.8万千瓦,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70.4%,完成了100万亩深松整地任务。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和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在春耕春播和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争取资金,修建农民科学储粮仓8000套。农村管理得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国家试点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1.2万亩。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160个,新增543个。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深入实施“一带十村”、“三十村示范、三百村提升”工程,申报省级示范村项目31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900个。米沙子镇被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民营经济势头强劲。出台了包括60条优惠政策的《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细则》,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了机关干部联系民营企业活动,与省建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组织召开了银企对接会。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现已正式挂牌运营。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108.5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缴税金11.1亿元,同比增长11.8%;企业户数2083户,同比增长10.7%;从业人员24.6万人,同比增长7.6%。
---财政工作顶压前行。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和各种减收因素增多的严峻形势,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征管征缴力度,地方级财政收入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下实现了稳步增长。在支出上,优先保障了工资和各项民生事业等支出,全年共支出37.3亿元,同比增长8.8%。在监管上,强化了对专项资金、乡镇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政府主权债务以及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在改革上,财政绩效管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库管理收支动态监控系统和“公务卡”管理系统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程序更加规范,采购规模不断扩大。
---民生成果惠及于民。实施了《建设幸福德惠行动计划》,除个别因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的实事外,全部完成既定任务。“十件惠民实事”完成年度目标。(1)“引松入德”工程完成了德惠净水厂建设,铺设管线46公里,已具备试水条件。(2)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楼投入使用。(3)德环路北段8公里改建工程完成路基建设等年度任务。(4)1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20万平方米回迁房完成主体工程。1.3万平方米廉租房全部完工。改造农村危房2160户,其中D级危房1884户。(5)西部新城高铁站前配套设施工程,标志性景观建筑一层封顶,德惠西公路综合客运站二层完工。(6)改建60公里哈大高铁施工便道工程完成设计、环评等前期工作。140公里通屯道路工程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42公里全部完成(7)将城区弃管小区430个楼院纳入物业管理范畴,对其中100个楼院进行了绿化、美化和初级物业管理。(8)东部新城文化广场启动工程完成了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9)原第一小学、第三小学整合新建工程启动工作完成了新址选址。(10)饮马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和城市防洪启动工程初步设计省水利厅已批复。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发就业岗位7675个,城镇新增就业714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37人。劳务输出37万人次,劳务经济总收入38亿元。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37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7262人,“两金”支出5.66亿元。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5.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5%。启动了城镇职工大额补充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推进了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现了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发放城乡低保金8598万元,为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1022万元。提高了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人员标准,全市所有公办福利中心增设了生活设施。发放了2012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津补贴。对水毁倒塌的84户和损坏的195户房屋进行了重建补建。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73户。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朱城子、米沙子中心幼儿园、第六小学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投入近3000万元,对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食堂设备和图书进行了配备。启动实施低保家庭中小学生营养餐补贴计划,惠及学生2000余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市上线运营的95台校车全部安装了GPS视频监控系统,受益学生1万人。调整了城区初中学区,继续实行电脑派位阳光分班,促进了教育公平。教育工作得到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充分肯定。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4.5万份,11项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效显著,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1317万元,同比增长15%。传染病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下降36%。中医药工作荣获“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省级卫生城”创建成果得到提升,已向国家申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实施了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电影放映等工程,文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强化了对网吧和娱乐场所的监管,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物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境内的秦汉古长城遗址和边岗乡揽头窝堡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附属建筑被确定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明显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广电工作稳步提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主题更加突出。农村有线电视铺设主干线220公里,新发展用户2100户,数字整转1万户。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巩固。细化和完善了“五星级幸福家庭”标准,“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加强了人口计生监管工作,主要工作指标全部完成。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地震预防工作和系列科普活动,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强化了安全生产工作。“6·3”火灾事故发生后,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要求部署,集中全市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危化品处置、环境监测、畜产品处理、赔偿抚恤、死者安葬、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了最低。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在全市迅速启动实施了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大演练行动,对排查出的隐患坚决做到“零容忍”,共出动执法人员447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1632家,排查安全隐患11949项,基本整改到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向好。强化了信访工作。落实信访责任制,大力推进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制定出台了《深化市长接待日工作意见》,开展了集中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活动,信访数量大幅下降,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强化了社会综合治理。全年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321起,抓获网上逃犯191人,命案破案率达93%。以市殡仪馆投入使用为契机,对封建丧葬陋习进行了集中整治。食品安全监督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举办了“四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农村集体聚餐“3+1”监管模式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德大公司被授予国家级禽肉出口示范区,人民街被长春市命名为长春地区首条食品安全示范街。我市获得省政府首批命名、长春地区唯一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荣誉称号。
---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听取政协的协商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58件,政协委员提案61件,答复率均达100%。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工作,桥梁纽带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工作不断加强。完善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直通车”管理办法,探索了网上办公模式,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市长公开电话、政府门户网站功能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扎实推进,纠风治乱、执法监察和政行风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以狠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专项整顿活动,对超标准用车和办公用房进行了专项整治。
此外,审计、统计、物价、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金融、档案、人防等工作,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经历了很多大事、难事的特殊背景下,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团结一致、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主导产业还不强,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还没有完全破解,民生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政府职能、干部作风仍需进一步转变。对此,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14年是德惠发展的关键一年。市政府将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义不容辞、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快建设、快发展、快推进、快落实为主基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快发展,奋力赶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目标,以“三区三园”为载体,深入实施“三动”战略,加快工业化,统筹城镇化,提升产业化,扩大民营化,推进社会和谐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人民福祉,努力开创幸福德惠建设新局面
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3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403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3.4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51亿元,同比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93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72元,同比增长13%。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强势推进工业经济再跨新台阶。
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扩能提质,打造精品园区,建设特色园区,扩充项目总量,构建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新体系。
拓展平台建项目。德惠经济开发区以完善总体规划和明确功能分区为重点,结合现实产业布局,科学选项目,合理摆项目,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效益。推进北区一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南区大排水(松柏路—雾开河)工程建设。泉德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完成抄纸、自备热电等车间主体工程,深加工车间实现试生产。济南圣泉集团活性炭、德惠市韦业公司医疗器械等项目开工建设。米沙子工业集中区以提质升级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抓好已建企业的达产达效。推进西部文化产业新区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完成一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等重点项目开工,完成吉林汇成汽车产业园、长春金鸟医药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吉林省龙祺有限公司环保设备研发生产等项目主体工程。进一步加大对长德新区的服务力度,推进生命金融大厦等28个在建项目和东北人参产业园等40个在谈项目。大成(德惠)生化工业区以围绕大成公司上下游产品引进配套企业为重点,积极争取大合生物年加工50万吨玉米项目落户德惠。朱城子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快项目落位和建设进度为重点,推进汇商健康产业园和新型建材产业园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吉林全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防产品产业园、吉林吉荣食品有限公司绿色芽菜产业基地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万宝化工产业园以争取长春市特殊化学品工业园落位为重点,推进园区变电所建设,吉林昆仑能源液化天然气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吉林珈士濠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加工项目年底试运行,吉林昆仑利用压缩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引进以天然气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加工企业,打造特色“园中园”。布海汽车配件产业园以打造省级工业区为重点,完成一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退城进区”步伐,推进大华公司齿圈生产基地、吉林省钰威汽车注塑件和一汽四环正兴汽车零部件二期扩建、配套产业基地项目。2014年,“三区”、“三园”GDP实现2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3亿元,财政收入实现9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7.5%、64.9%和47.4%。
强化招商引项目。以“三区”、“三园”为招商主体和项目落位平台,围绕各自的产业定位,立足高质量利用现有土地指标,分别确定重点招商区域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定向定位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大力扶持强项目。对重大项目,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责任制。组织开展清理整顿闲置用地、改变土地用途专项行动,为项目用地提供保障。强化运行调度分析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把握运行态势,解决实际问题,壮大骨干企业,确保工业企业高效运行。
(二)以完善整体功能为原则,强势推进城乡建设再添新亮点。
抢抓国家确定的“在哈长地区逐步发展形成城市群”的机遇,立足我市处于长吉一体化发展重要节点的优势,本着“积极稳妥、顺势而为”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城乡面貌有新变化。
完善城乡规划。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开展总面积33平方公里、管线总长度2200公里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普查工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真实可靠依据。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东西部新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东西部新城整体服务功能。东部新城以行政服务中心为核心,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推进集中供热站和燃气、电网、通讯网入地工程;加快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广电中心、德惠市消防站、德惠市民兵训练基地、农商大厦、公安派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商业开发,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使东部新城规模迅速扩张,打造东部新城新形象。西部新城以高铁客运站为核心,推进站前广场建设,启用德惠西公路综合客运站,完成商务综合体主体工程,打通东风路(光明街—高铁站前),做好湿地公园建设前期工作,把西部新城打造成为展示我市对外形象的新窗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沐德街(玻璃厂胡同—07025公路)、振兴街(德惠路—民主路)、康平街(建设路—民主路)、惠新路(新华街—振兴街)、德信街(民族路—松柏路)道路建设及排水工程和龙凤路(新华街—振兴街)排水工程。启动德环路(东风路—德农路)、龙凤路(新华街—怀惠街)、迎新街(东风路—德惠路)、迎宾街(松柏路—东风路)、和平路(迎新街—德环路)道路建设及排水工程。推进德顺街(松柏路—东风路)道路排水续建、哈大高铁公路便道改造、高速公路菜园子出口引线工程。07025公路城区段竣工通车。建设改造10公里的供热管网和5条街路、总长5500米的给水管道。为新华街等街路铺装6万平方米彩砖。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突出重镇”的原则,创新融资方式,科学经营城镇,重点抓好米沙子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建设,推进朱城子、菜园子、万宝、岔路口、布海、天台等重镇建设。2014年,乡镇楼房开发20万平方米,全市楼房开发80万平方米。
强化城乡管理。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年”为载体,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使城乡面貌有大转变、大变化。加强规划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筑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供水管理。重点加强“引松入德”工程管理,德惠净水厂投入使用,逐步关闭自备井,提高供水运行质量。加强供热管理。依据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坚决取缔供热质量低、服务差的问题站。立足长远,积极探索集中供热模式。加强燃气管理。严格执行燃气利用专项规划,确保燃气经营、使用安全。加强物业管理。巩固弃管楼院初级物业管理成果,新增165个楼院纳入小区初级物业管理范围。规范现有物业公司管理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物业维修资金管理,确保使用规范。加强亮化绿化管理。完成12条街路(德通街、德兴街、德福街、惠民路、惠新路、惠富路、新风街、人民街、光明街、德惠路、民族路、龙凤路)的路灯安装。好城市出口和新修街路绿化工作,打造特色景点和绿化样板路。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严格规范交通行为,创造畅通、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把新建的街路及时纳入常态化管理范围,打造松柏路、德惠路、人民街精品示范街路。加强对老商业区、城乡结合部和出城口管理,确保街路整洁。规范户外牌匾广告,遏制非法广告张贴行为。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立足可持续发展,重新制定环境治理规划。加大小旧生产生活锅炉的整治力度,严格控制新增锅炉的审批,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与管理,加快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实施农业源减排和农村环境联片整治项目,大力削减农业污染源。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和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生物净化工程,提升城市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加强乡村管理。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执法站职能作用,集中整治村屯环境,严抓严管严治,构建管理长效机制。
(三)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方向,强势推进现代农业再迈新步伐。
把握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特点,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稳步提高粮食产量。抓好粮油高产创建、农作物高光效示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农业建设项目,推进粮食重大增产集成应用示范区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正常年景稳定在43亿斤阶段性水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强动物防疫,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新建、扩建、改建牧业小区40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85%。开展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个、省级2个、长春市级20个,标准化养殖比例达到60%。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总投资1800万元的新菜田基金项目,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蔬菜、瓜果、烤烟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我市丰富的农畜资源,重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等优势产业,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加工深度和高端产品比重,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54亿元,同比增长8%。
强化农村设施建设。推进饮马河城市防洪一期、“五大围堤”等水利工程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森林管理体制机制,使林农真正享受改革成果。做好林地清收工作,依法收回被侵占林地,退耕还林。完成172公顷农防林更新、残次林改造任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新增农机总动力5万千瓦,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75%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人工防雹及雷电防护管理工作。建设连通水泥路50公里,新建农民科学储粮仓8000套,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800户。投入1000万元,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大修改造5公里。
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打造10个样板村,提高27个先进村,建设25个示范村,推进246个提升村。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扶持发展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农村合作社,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四)以扩量提质增效为目标,强势推进民营经济再增新活力。
坚持鼓励发展和引导提高相结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潜力,使之逐步成为我市的投资主体、税收主体和就业主体。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税金增长16%,企业户数增长16%,从业人员增长10%。
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冲破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革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让民营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发展等领域,享有均等机会,享受同等待遇,激发全民创业潜能,再掀全民创业高潮,扩大民营经济总量。
全面提升发展质量。通过扩能改造、引资上新、整合重组等方式,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行机关干部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加强生产要素、技术、信息、人才向优势企业倾斜,打造一批科技型、成长型的名牌企业。围绕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力争引进建设一批支撑性的民营项目。引导支持骨干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科学配置、合理整合资产资源,充实壮大民营经济实力。
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细则》,真正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健全和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大对涉软案件的查处力度,为民营经济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五)以构建平安德惠为责任,强势推进社会管理再拓新局面。
坚持把社会建设与治理联合推动,增强维护社会安全控制力,构建全市大安全新格局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促进管理网格化、部门监管规范化和企业生产标准化。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继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改、大演练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面加强社会治安。以“打盗抢、防诈骗、追逃犯”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和工作预案,推进“天网工程”二期工程,全面提高控制和预防违法犯罪能力。合理部署防控力量,强化对公共复杂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综合整治,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全力维护信访稳定。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做好市长接待日活动,解决来访群众实际问题。加大排查化解和查处力度,切实减少“三访”量,提高信访案件的办结率和息访率。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合理诉求。做好市长公开电话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六)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根本,强势推进社会事业再创新佳绩。
科学制定幸福德惠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提高人民福祉。2014年,财政收入新增部分的80%用于民生事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开发就业岗位7000个,城镇新增就业6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次,劳务经济收入实现22亿元。
  健全完善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被征地农民保险参保扩面工作。研究探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低自付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即时结算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完成市福利中心扩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均衡优质。整合教育资源,办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装备水平,提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推行依法治教,加强师德教育,坚决纠正“三乱”现象,狠抓考风考纪。加大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整治和校车管理力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探索降低基本药物价格采购方式。推进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防止重点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加大打击“两非”力度,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促进文体事业繁荣。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东正教堂和“大白楼”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将“大白楼”改建成博物馆。开展多样化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农村有线电视数字整转工程。加强科技工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工作,完成地震前兆监测站建设。
全面完成“十件惠民实事”。(1)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任务,总投资1.3亿元,受益乡镇15个,受益耕地面积5575公顷;(2)完成供热能力300万平方米的东部新城集中供热站建设;(3)完成市中医院异地新建任务;(4)完成“暖房子”改造3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20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5)完成图书馆、科技馆建设,满足群众科技文化需求;(6)完成现有47座农村危桥建设任务,受益乡镇18个,解决20万人出行难的问题;(7)完成14所学校消防安全设施改造任务;(8)完成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任务;(9)完成东风路(光明街—高铁站前)打通工程;(10)完成德农路引线(龙凤路—德环路)改造拓宽工程。
(七)以改进工作作风为核心,强势推进行政效能再有新提高。
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机关作风巩固年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四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着力建设法治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和改进执法行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市工作,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
着力建设务实型政府。崇尚实干,切实整治“庸、懒、散、慢”等影响落实的顽疾。勇于创新,对重大事项,敢于决策、敢于担当。力戒形式主义,改进文风会风,开短会,行短文,讲短话。深化改革,积极配合省和长春市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全力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坚决杜绝官僚主义,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上,办实事,解难题。强化政务服务中心职能,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完善网上办事模式,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服务环境。
着力建设廉洁型政府。摒弃享乐和奢靡思想,勤俭办事业。大力压缩“三公”经费,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德惠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顺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开创幸福德惠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