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德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德惠市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确定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对立足新起点、勾勒新蓝图、实现新跨越,推动德惠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规划编制过程
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于2019年11月初启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级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十四五”发展重大问题,就前期课题研究、专项规划编制、基本思路起草、纲要框架形成等任务提出明确推进要求,听取规划编制进展情况汇报,对“十四五”发展定位、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框架结构作出重要指示。《纲要》编制始终坚持开门问计、集思广益,采取会议座谈、书面反馈、网上征集等方式,前后经过6轮征求市级领导、相关部门、乡镇(街)、开发区、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纳到规划中来。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的充分衔接,依据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德惠市委关于制定德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经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1月8日《规划纲要》经市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5月28日市政府正式印发公布了《规划纲要》。
二、规划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一)总体描绘了现代化德惠建设的“三个阶段”目标蓝图
准确把握今后五年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对标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要求,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战略安排,围绕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德惠的总目标,分三个阶段设定目标:
聚焦2025年,高质量发展形成突破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关键性步伐,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标志性成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将努力实现振兴发展、科创能力、改革开放、城乡建设、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治理效能的“九个新突破”。在主要指标上,经济总量年均增速7%左右,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放眼2030年,实现德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面向东北亚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区域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区,形成对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展望2035年,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础上,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县域城市前列,基本建成协调发展、开放创新、生态宜居、民主法治、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德惠。
(二)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准确把握今后五年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对标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要求,规划《纲要》提出我市未来发展定位。即,聚力打造“一城三区”:
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立足区位交通优势,抢抓“哈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依托哈大经济发展轴带,以“德惠经济开发区—朱城子食品加工产业园—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为主线,构筑特色经济走廊。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共享,推动德惠市区与长春1小时经济圈和哈尔滨2小时经济圈全面对接、联动发展,持续提升区域战略地位,建设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全国知名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区。立足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势,依托龙头企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食品工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数字化建设;深耕“德惠绿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集群,建设全国知名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区。
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重点,充分发挥全省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作用,积极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推动德惠从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发展强市转变。
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先导区。立足服务长春,依托德惠经济开发区、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等平台,以固废处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布局城市矿产、汽车拆解、医疗废物处置、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产业,有效解决长春市固废处理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力争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绿色发展转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三)统筹安排了经济社会发展的8个方面重点任务
1.聚焦优化布局,打造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以全面融入长春和哈长城市群为发展路径,“东进”融入长吉图,“西联”联动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南下”融入长吉都市圈,“北上”融入哈长一体化示范区,优化空间布局、城镇布局、产业布局、生态布局,打造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2.聚焦创新发展,培育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创新引领,依托长春市丰富的科教资源,全面融入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统筹推进创新布局、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发展新动能,塑造经济新优势。
3.聚焦做强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坚持产业强市,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目标,以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为主攻方向,打造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六大经济板块”,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4.聚焦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5.聚焦“生态德惠”建设,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建设天蓝、山绿、水美的美丽德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
6.聚焦改革开放,汇聚全方位发展新动力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新格局,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7.聚焦“幸福德惠”建设,增强人民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收入水平,以更加健全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保障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保持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8.聚焦“761”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国家“两新一重”政策机遇,以“十个围绕”和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为指导,结合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着力强化“补短、成网、联动、配套、共享”,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