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监督评价] 时间: 2015-08-17 16:27 来源:德惠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

7月1日,长春市召开了全市服务业创新发展大会,会上正式下发《关于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自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服务业“双拉动”战略以来,长春市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增加值已经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4年至今更成为拉动长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长春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两新四高”等现代服务业占比超过服务业总量的50%。服务业已成为长春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服务业对就业贡献率超过60%,对地方可用财力贡献率达到70%。

 

同时,服务业蕴含的机遇也最多。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众筹、文化创意、互联网+……在服务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竞相出现,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而持续的创新,正是长春服务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下,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长春发展行稳致远的牛鼻子和突破口,成为关系全局、引领未来的战略举措。《创新发展意见》的出台,正是这一战略实施的应时之举。为使《创新发展意见》真正成为引领长春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正确导向,市发改委从3月份就开始着手制定《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

 

4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肖万民带领有关县(市)区、开发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武汉、成都进行了为期6天的深入调研。

市长姜治莹专门听取外出考察和文件起草情况汇报,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亲自为《创新发展意见》定稿。

时至今日,正式出台的《创新发展意见》从方向、目标、路径、方法等多维度描绘了今后三年长春服务业创新发展的路线图。

 

一、创新方向: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长春作为东北亚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服务业仍是发展的短板。2014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发展需求迫切,发展空间广阔。

 

《创新发展意见》提出:长春服务业创新发展,将全面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战略,以净月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等重点区域建设为依托,以优化全市服务业发展布局为抓手,以发展“两新四高”现代服务业为路径,推动服务业向新领域、新业态和高技术、高增加值、高集聚度、高辐射带动转型升级,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创新机制体制,强化载体建设,做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将长春打造成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这是长春官方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打造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也是长春首次以东北亚为坐标系定位自身服务业创新发展,也表现了长春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自觉。

 

为此,长春必须快速创建一个高效的生产服务体系、优质的生活服务体系和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创新目标:三年初步形成三大服务体系

 

《创新发展意见》为这三大服务体系确定的时间是2017年,届时,长春将通过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服务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产业集聚,三大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总量大幅提升。到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服务业投资增速年均增长15%。

 

结构明显优化。到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

 

产业更加集聚。到2017年,力争全市15个服务业集聚区列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特色商业街区5个左右。

 

活力显著增强。现代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体系逐步健全,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服务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效益不断提升。

 

每个体系,都是一个能够顺利运转的生态系统,这就离不开服务业生产力的科学、高效布局。

 

三、创新布局:一核、五区、多组团

 

依托各项城市规划及长春市生产力布局,在广泛参考意见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意见》为今后长春服务业定下了“一核、五区、多组团”的总体布局,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集聚发展。

 

一核 在三环以内(不含开发区),由朝阳、宽城、南关、二道、绿园部分区域构成,建设以金融、文化、总部为主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区和以商贸、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力量打造1~2条标准步行商业街,打造具有较强承载力、较高辐射度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和城市“金核”。

 

五区 打造净月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南部新城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空港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长春西站现代服务业集中区五大区域,分别布局发展各大服务业业态。

 

多组团 在城市“金核”和五大区域之外,依托城市资源禀赋和制造业基础,整合资源、调控布局,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若干个现代服务业组团。

 

四、创新领域:“两新、四高”现代服务业

 

在长春服务业发展现状与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的发展目标之间,最为缺少的是金融、信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新领域、新业态和高技术、高增加值、高集聚度、高辐射带动的“两新、四高”现代服务业态。

 

《创新发展意见》提出,长春服务业要突出重点,拉长补短,集中优质资源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信息(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和健康养老业等重点行业。

 

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 全力建设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到2017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以上。

 

加快发展信息(科技)服务业 加快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示范基地等集聚区建设。到2017年,全市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年均增长17%,企业规模总量达到500家。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依托高新、净月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加快推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到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5%以上。

 

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 加快全市七大物流集中区和重要物流通道建设。到2017年,社会物流总额力争实现2.1万亿元,物流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46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

 

着力提升现代商贸服务业 加快全市重要商贸商圈、特色商业街、商业综合体建设。到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10%以上。

 

精心打造旅游会展业 加快旅游会展业重要景点、集聚区建设。到2017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突破80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7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稳步培育健康养老业 到2017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力争达到4.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40张。

 

今后,长春市将按照服务业总体布局,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路径,以特色商街、商业综合体建设为支撑,以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

 

同时,长春市还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规划引导,强化用地保障,放宽市场准入,保障要素供给,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力支持,突出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为服务业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