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长生疫苗案件教训,举一反三,切实解决我市政府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以及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和措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就加强政府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遵循,坚持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统筹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理顺监管体制,优化监管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责任,依法履职尽责,增强监管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补短板、堵漏洞、促整改,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全面加强各领域监管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依法监管。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明晰部门监管职责,健全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善监管法规和标准体系,推进监管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决防止“钓鱼执法”、选择性执法和以罚代管等现象发生。确保监管公平、公正、公开,及时、有力、有效。
分级监管。理顺市、乡(镇)两级政府监管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边界,全面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级负责、分类监管的网格化、精细化监管,补齐监管短板。
综合治理。改革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监管体制。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优化配置监管资源,加快构建行政监管、风险监测、信用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形成整体监管合力。
从严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惩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加强信用约束激励,抬高企业违法成本。
严厉追责。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实行责任终身制,坚决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行为。
二、 明确责任
(一)政府责任
市政府对政府监管工作负主要责任,乡(镇)政府负直接责任。建立健全各领域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乡(镇)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监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政府监管工作。
(二)部门责任
市机构编制部门结合机构改革,厘清本级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确保事事有部门负责;市监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科学划分市、乡(镇)两级政府部门监管事权,确保事事有人管,不留监管死角和盲点。各监管部门按照“谁分管谁担责”原则,负责本行业(领域)监管工作。要按照全流程监管要求,完善监管制度,制定监管手册,明确监管主体、内容、范围、措施、依据和程序,明晰处罚标准,规范监管行为。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强化主体自律,以严格监管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制定监管责任清单,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
(三)领导责任
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对辖区(部门)监管工作负领导责任,定期研究、部署、检查监管工作,解决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其他分管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定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各项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深入基层监督检查,确保监管措施落地。
三、健全机制
(一)网格管理
在各监管领域全部实行网格化、实名制监管,将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监管对象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责任人。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制度。
(二)普法宣传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各监管领域要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宣传法律法规和守法诚信褒奖、违法失信行为惩戒等机制,推动尊法守法成为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风险管控
各监管领域要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在依法严格审批的同时,加快建立高危行业、重点工程、重要商品及生产资料、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行业风险排查、确认、评估和分级管控,建立风险清单、管控清单;抓紧建立风险预警制度、风险管理防控联动机制,坚决防止苗头性风险扩大变性,杜绝一般性监管案件变成公共安全、公共舆论事件。
(四)隐患治理
各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照风险查隐患”。对查出的问题隐患全部实行清单管理、闭环管理、限期整改,对重大隐患整改实行挂牌督办。对食品药品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要开展“地毯式”全面排查;构建“每年全面检查、每季度巡查、每月抽查、督促企业每日自检”的监管检查制度,确保时时刻刻有人管、有人查、有人负责任。
(五)专项治理
针对本辖区、本领域事件多发部位、突出问题和其他地方同类事件教训,及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存在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单位,依法责令停产整顿;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人员,依法严厉惩处。
(六)精细执法
各监管部门要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覆盖面、检查质量、“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要求,并报法制部门备案。对紧急情况应依法启动执法检查,事后报备。对专业性较强的执法行动应当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参与,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要区分监管难度,加强分级执法、精细执法。要制定完善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具体办法,明确执法环节记录的内容、方式、载体以及执法记录的管理和使用规定,建立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机制,确保执法规范有效、全程可倒查追责。
(七)部门联动
各乡(镇)政府要监督指导各领域监管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机制,适时组织联合执法。各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其他部门负责的监管事项,要及时移送。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制度,做好案件移送。
(八)全程追溯
根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规定,加强对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部位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信息共享和可追溯机制,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程监管。
(九)社会监督
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积极接受舆论监督,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和社会公众积极性,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投诉平台,健全举报登记、受理、分办、调查、处理、反馈工作制度,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加强跟踪督办。对不认真处理举报投诉的,严肃处理。
(十)信息发布
各监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信息发布机制,明确信息发布时机、方式、内容,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防止敏感和负面信息叠加影响社会稳定。
(十一)应急管理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预案定期修订和备案管理制度,强化应急知识培训和预案演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四、 强化保障
(一)提高站位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监管使命教育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过硬的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
(二)提升能力
市级监管部门要重点加强技术性、专业性较强事项的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加强行为性和教育性事项监管。推进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基层一线监管力量,强化基层监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基层监管能力。结合机构改革,调整充实各监管部门专业人员,落实执法用车、现场检测、调查取证、应急处置等监管执法装备,加快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确保监管能力与监管任务相适应。实行派驻执法、跨区域执法或委托执法等方式,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进“互联网+监管”,结合“数字德惠”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建立统一监管信息平台,实现远程动态监控、风险监测预警、监管绩效评判、数据资源共享等功能,提高职能化、现代化监管水平。
(三)信用管理
将企业诚信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失信“黑名单”、诚信评价等制度。建立与企业信用等级相适应的财政金融和监管政策,充分发挥信用约束激励作用。
(四)会商提醒
各监管领域都要完善监管形势分析以及工作会商、调度、提醒、通报、约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督促属地和有关部门落实好监管责任。
(五)报告通报
对各领域重大风险、重大隐患、重大事件以及监管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和上级最新要求,相关监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报告,并采取措施,加强管控,防止事态恶化、事件发生。及时向涉事乡(镇)和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加强沟通协作。
(六)督查考核
各乡(镇)政府、各监管领域都要建立相应的督查制度,对上级和本级党委、政府关于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进行督查。各领域监管工作情况要纳入绩效考核,按照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制订增减挂钩考核办法,加大对履行监管工作情况的考核权重。正向激励,失职严惩,发生重大事件实行“一票否决”。
(七)奖励问责
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制,对在监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重要贡献的给予表彰奖励。特别要聚焦不严不实不深不细等突出作风问题,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失职渎职、失责失察,不作为、乱作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方面的问题依法依规严厉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