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奋战150天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10-11-10 12:19来源:德惠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局办,各直属单位:
  现将《关于奋战150天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城乡环境  综合整治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办、人大办、政协办,市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6月8日印发
(共印120份)
 

关于奋战150天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按照长春市“奋战150天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创城成果发展年”活动的安排部署,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长春市“奋战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长春市“农村乡容村貌治理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从现在起,奋战150天,在全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着力加强城区、乡镇和村屯环境卫生管理、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环境卫生意识,建立健全突击整治应急机制,形成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使我市城乡面貌有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按照城区、乡镇和村屯分别确定任务,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分头治理。
  (二)坚持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原则。切实抓好城区、小城镇和示范村的治理工作,打造一批典型和样板,带动全市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三)坚持突击整治、长效管理的原则。每年春耕后、秋收前,要集中精力进行两次环境卫生突击整治。平时加强城镇和农村保洁队伍建设,配置保洁设施。完善村规民约,着力探索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的常态化和法治化。
  (四)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注重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自主开展治理活动,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注重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集中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
  (五)坚持考核促动、奖罚并举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环境整治目标考核体系,并纳入到全市工作考评体系中进行重点考评,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整治任务
  (一)城区。
  1、规划管理、廉租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
  (1)拆除市区规划区内各类违章建筑,重点对德靠路出口、德农路出口、站前广场、原铁中门前和部分楼区存在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2)拆除未经审批,违章在楼区内、街路上空乱接乱挂的通信、电视等线路。
  (3)规范拆迁工地秩序,清理拆迁垃圾,围挡拆迁工地。
  (4)对临光明街广电西侧进行规划设计,拆除原废弃的烟囱。
  (5)完成9,432平方米廉租房建设任务。
  (6)完成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
  (7)启动仁兴大厦烂尾楼工程。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
  (1)市区道路维护
  大修四道街等道路3条,中修沐德街等道路5条,维修及维护育才街等道路9条,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选择有条件的路口实施分流岛式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方便市民出行。
  (2)市政公用设施维护
  将新惠路、迎新街等7条黑街路的路灯安装完毕,改造光明街等部分路段的路灯,解决地下线路老化、绝缘等级下降、漏电接地等问题。
  维修街路损坏的下水井盖、过道管等市政公用设施,保证市政公用设施齐备、完好、安全。
  严厉打击非法挖掘道路,损坏市政公用设施的行为。
  (3)加强建筑工地的管理。建筑工地围挡要标准化,施工现场生活区、作业区要分开,工地出入口必须硬化,并设有冲洗设备,防止尘土带入街路。
  (4)开展人行步道铺设工程。达到平整美化的标准,方便市民出行。
  以上工作牵头部门:建设局,配合部门:德惠市经济开发区、工商局、执法局、公安局。
  3、城市市容整治
  (1)治理各类违章占道
  取缔临街商家擅自超出门窗店外经营;重点规范老商业区的东一、东三、东五道街;取缔擅自占用道路生产加工石材、铝合金门窗、护栏、牌匾;取缔擅自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取缔临街商家无审批擅自占用道路进行商品促销、庆典宣传。
  (2)整治马路市场
  进一步规范早、夜市的管理,坚持方便市民、不扰民、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原则,使早、夜市的业户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内经营。取缔站前广场临时亭棚市场。
  (3)清理整顿各种摊、亭、床
  清理整顿占道烟摊、修自行车、修鞋、水果床等各类摊(床);规范管理商贸大厦门前及昌盛街内的摊床,使经营业户统一标准、划行归类、整洁有序;对保留的占道修自行车摊、修鞋摊等各类摊(床),要保持整洁,摆放规整,不允许出现移位经营、超占道经营或改变经营性质等现象;清理现有书报亭亭体“三乱”(乱写、乱画、乱挂)和超范围经营、超面积经营的问题;取缔无证照占道餐饮点(车)。
  (4)清理“三马五堆”等各类堆放物(“三马”即马路工厂、马路作业、马路仓库,“五堆”即居民生活杂物堆、销售处理商品堆、建筑施工物料堆、闲置杂物堆、残土堆)。
  对沿街各种违章搭建的亭棚、栅栏、流动售货车、遮阳伞等要坚决清除。临街施工装修料具要规范堆放、限定时间,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要日产日清,逐步实行不落地。生产生活所发生的煤堆等要日产日清。严禁利用快、慢车道、人行道进行生产加工,堆放物资、商品、落地匾。对德大路、五道街等处的马路工厂坚决取缔。
  (5)清理整顿户外广告、牌匾
  清理整顿商业牌匾。商业性牌匾必须经市容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必须符合城市市容景观规划和公共安全要求,原则上一店一匾,达到“三齐”、“三新”、“三化”( 即上檐齐、下檐齐、板面齐;新材质、新工艺、新技术;美化、亮化、标准化)。清理整顿公交站牌、街路指示牌等各类街路牌,要达到无破损、无残缺,无污迹、无倾斜,公交站牌必须一站一牌(指复合站牌),设置位置科学合理,无超大、超长站牌。
  (6)清理乱悬乱挂
  对未经许可在道路上空、两侧等区域违章拉设广告横幅的,一律予以清理取缔,对沿街单位和个人擅自拉设绳索、店外晾晒衣物的,做到随有随清。
  (7)严厉打击非法广告、野广告
  对临街视野范围内发生在建筑物,公共设施上的野广告(含橱窗字画)、非法广告要进行有效打击,发现一处清理一处,不留死角。
  (8)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实验中学、一中、四中、实验小学、二实验小学等学校附近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定岗、定责、定时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占道加工、摆设地摊及流动商贩。
  (9)加强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管理
  重点做好废品收购站的围挡和物品摆放管理,改善城区周边环境。
  (10)强化城市亮化管理
  对主要街路的LED灯要及时维护,城区所有亮化成员单位灯具破损的要及时维修更换,保证亮化效果。
  以上工作牵头部门:行政执法局,配合部门:工商局、公安局。
  4、城市环境整治
  (1)全面提高环卫日常管理标准
  巩固扩大环卫工作成果,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街路保洁水平,坚持主要街路“三扫一保”,背街巷路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工作标准,重点解决商业街区、背街巷路、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严格执行环卫作业制度和标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完成全年垃圾清运11万吨工作任务。
  (2)完善小区管理模式
  进一步提高小区管理标准,在实施垃圾袋装定时接收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三位一体”小区管理范围。不断总结和探索小区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完善小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使我市小区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3)强化渣土管理
  强化渣土源头管理,消灭街路垃圾污染源,监督建设工地出入口硬面化建设,确保进出工地车辆无带泥上路现象,加强运输车辆管理,使车辆带泥上路及运输无遮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4)加强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厕要及时维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公厕要及时拆除重建,确保市民如厕安全。同时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城市主、次干道、人流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点等重要位置逐步设置不低于二类标准的公厕,切实解决市民出行如厕难的问题。
  (5)精心打造城市绿化工程
  进一步加大绿化投入,高标准完成城市街路和游园景点的绿化、彩化工作任务。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变我市城市绿化品种单一的局面,不断引进新绿化品种,做好新修街路绿化设计和品种筛选工作,探索老街区绿化树木的嫁接改造技术,全力打造街路绿化样板工程。确保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09.9公顷,绿化率31%,人均绿地面积7.5平方米,美化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6)完善园区建设
  公园、植物园及街路游园,要不断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园区精品绿化工程,打造公园、植物园独具特色的园区景观效果。
  (7)更新环卫园林设施
  淘汰已经没有维修价值的破旧车辆及设备,及时购置新型设备及生产车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计划购买5吨水车两台,12吨水车一台,4吨翻斗车一台,四轮车一台,小装载机2台,中型扫道车一台,小型扫道车一台。同时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环卫作业环境,逐步实现环卫作业机械化。
  (8)建立环卫执法长效机制
  加大环卫执法力度,依法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渣土等各类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查处,重点加强对泥头车的查处力度,加强施工工地管理,严查泥头车乱倒渣土或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等行为。强化源头管理,封堵城市污染源,减轻环卫管理工作难度,切实为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提供保障。
  以上工作牵头部门:环卫处
  5、城市交通整治
  (1)搞好停车场(点)规划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车辆增长情况和停车需求制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科学设置占道临时停车点,努力适应停车需求,缓解“停车难”矛盾;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根据道路和交通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占道临时停车点,坚决清理不规范、不合理占道临时停车点。
  (2)搞好交通信号及交通安全设施配套建设
  完善路牌和交通标志标牌,设置、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隔离设施、防护栏、行人安全岛等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尤其设置好交叉路口的信号灯,非灯控路口让行标志标线,次干道限速标志,交叉路口指路标志,禁令标志前方的提示标志,路口、路段人行横道线,路口行人过街等候线等各类标志标线。
  (3)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擅自改变车辆结构
  按照路权和委托管理事权对应负责的原则,在城乡道路沿线规划和建设永久性的检查站(点),建立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交通违法行为的长效管理机制,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纠正、查处工作,做到常抓不懈;严格管理和控制货运车辆在城区的通行时间、通行线路,确保城区交通环境的良好。
  (4)抓好交通违法行为纠正和查处
  严厉查处机动车占用行车道、人行道、无障碍道路等违法停车行为,查处机动车随意停车、随意调头、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协助城管部门严厉查处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摆设摊点、流动兜售商品等当街为市,影响道路通行和城乡道路环境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未经批准,擅自挖掘道路、占用道路施工或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活动的违法行为和其他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以上工作牵头部门:公安交警大队,配合部门:交通局、民政局
  (二)乡镇。
  1、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申报,申报程序规范科学。加强沟通协调,适时验收。
  2、小城镇建设规划编制。对原有规划及时修编,确保规划完整、清晰,突出规划对建设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3、道路建设。修缮道路,清理边沟,完善给排水设施。
  4、街区环境治理。治理围墙院落、拆除违章建筑,整顿街路秩序,禁止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规范广告牌匾和标语口号;及时清运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强化病媒生物防治,有效治理“四害”滋生。
  5、环卫设施建设。设置垃圾固定堆放点或中转站,配齐垃圾清运设备。
  6、绿化美化环境。按照“净、绿、亮、美”四化要求,改造城镇环境。
  7、卫生制度建设。乡镇成立环境卫生执法大队,设置专职保洁队伍,落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门前四包”制度和“全民卫生日”制度、街道公共场所每日清扫制度。
  8、文明行为养成。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居民考核评比,加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力度,引导城镇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工作牵头部门:建设局,配合部门:各乡镇(街)、执法局、爱卫办、文明办。
  (三)村屯。
  1、编制村屯建设规划。有条件的村,都要积极组织编制村屯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建设新农村。
  2、道路建设。新建、维修和改造村屯道路。有条件的村要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向屯屯通、户户通拓展。
  3、卫生环境治理。清除垃圾粪便,整治畜禽散养;清理柴草垛,整治围墙院落,绿化美化村屯,硬化路边沟;拆除违章建筑,规范广告牌匾和标语口号;强化病媒生物防治,有效控制“四害”滋生。
  4、环卫设施建设。加快村屯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设置垃圾固定堆放点或中转站,配齐垃圾清运设备。
  5、农村能源和住房项目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加快改灶步伐,逐步消灭农村泥草房。
  6、村屯绿化美化。通过植树、栽花和墙体粉刷,美化村屯环境。
  7、卫生制度建设。村屯配备专(兼)职保洁员,建立村屯公共场所每日清扫制度、村民家庭“门前四包”制度。发挥屯务理事会作用,实现农民自我管理,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效果。
8、卫生习惯养成。扎实有效的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村屯、文明农户考核评比,加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力度,引导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工作牵头部门:新农村办公室,配合部门:各乡镇(街)、水利局、林业局、发改局、民政局、爱卫办、文明办。
  四、工作目标
  通过150天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巩固创建省级卫生城成果,31个省级示范村环境卫生全部达标,三分之二的村环境卫生基本达标,全市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一)城区。
  1、道路桥梁实现通畅整洁,路井平顺。做到行车舒适、设施齐全、照明完好。主要街路改造实现功能完善、整洁完美、各具特色的效果。街路风格做到街景别致,彰显文化品味。
  2、交通规范,车辆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状况良好,畅通有序。
  3、环境卫生整治干净彻底、不留死角,各项卫生指标达到或者超过省级卫生城标准。
  4、园林绿化实现自然生态品味高雅。突出层次感、色彩感,丰富造景艺术,打造绿化精品。
  5、市政公用设施实现规范便民,美观实用。路灯、果皮箱等市政公用设施严格按照规范配备,保证公交车辆、客运车辆、出租车车容整洁,车况良好,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民利民。
  6、棚户区改造保质保量,改造后实施绿化美化,完善配套设施,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7、违章建筑拆除彻底,确保不留死角,拆除后不反弹。
  8、建筑立面整修实现色彩协调、靓丽经典。通过粉刷墙体、规范牌匾,使楼房色彩与城市风格更加一致。
  (二)乡镇。
  1、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
  2、各乡镇科学编制小城镇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3、全市乡镇道路完好率达到90%以上,道路两侧绿化率达到95%,边沟绿化率达到90%以上。乡镇给排水设施完善。
  4、拆除不符合规划的违章建筑,清理墙体、电线杆乱贴乱画现象。整治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现象,规范广告牌匾和标语口号。垃圾清运及时彻底,强化病媒生物防治,镇区周边无“四害”滋生地,“四害”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商贸市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管理到位。
  5、配备和完善村级环卫公共设施,设置垃圾固定堆放点或中转站,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垃圾日清运率达到100%。尽快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6、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乡镇企事业单位院落100%实现绿化美化。
  7、乡镇成立乡(镇)容环境卫生执法大队,设置专职执法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门前四包”制度和“全民卫生日”制度、街道公共场所每日清扫制度。
  8、乡镇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都能够以身作则,改变环境、创造环境、珍惜环境,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做城镇的主人。
  (三)村屯。
  1、31个省级示范村全部由丙级以上资质单位编制村屯建设规划。
  2、全市村屯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路面完好率达到85%以上,道路两侧绿化率达到90%,边沟硬化率达到80%以上。
  3、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新建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500个。清运生活垃圾,村屯卫生整洁,不留死角。拆除不符合规划的临街围墙、违章建筑、简易厕所等,做到围墙整齐规范、院落整洁美观,墙体、电线杆无乱贴乱画现象。广告牌匾和标语口号规范美观。村屯周边无“四害”滋生地,“四害”密度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畜禽实现圈舍养殖,杜绝散养乱放,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养殖大户退院入区,逐步实现人畜分离。
  4、配备和完善村级环卫公共设施,设置生活垃圾固定堆放点或中转点,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垃圾日清运率达到90%。
  5、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5%。沼气池总数达到8,000个。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务4,946户。
  6、村屯绿化要达到省级创建绿色家园标准,单个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7、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屯配备专(兼)职保洁员,建立村屯公共场所每日清扫制度,村民家庭“门前四包”制度。
  8、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积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并能主动监督,纠正他人的不良卫生行为。
  五 、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5月25日-6月15日)。
  6月1日前完成总体方案制定,6月10日召开动员大会。6月10日至6月15日,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关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层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全面实施阶段(6月16日-9月30日)。
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周密计划,科学安排,加强协作,精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10月8日-10月20 日)。
在行动开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文明办、爱卫办、建设局、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全面开展检查。9月1日—9月15日整治行动指挥部组织预检,9月16日到9月30日进行整改,10月20日前对整治行动进行全面总结。
  六、组织实施
  城乡环境整治行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里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指挥部,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整体联动、分线推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统一组织指挥。
  市里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负责整治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推动,抓好总体方案策划、督察督办指导、情况综合调度和总结验收。
  市各有关责任部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方案设计、标准制定、施工管理和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依法开展整治。
  充分发挥专业执法部门执法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实行联合执法,严格执行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严肃处理干扰整治行动的违法行为,确保综合整治行动顺利进行。
  (三)严格检查验收。
  总指挥部建立工作检查、通报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督促检查,每半月发一次简报,加强检查调度。严格把关验收,坚持标准不降、内容不减、范围不缩、进度不拖,确保综合整治行动达到预期效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四)积极筹措资金。
  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落实。市政府要在硬件建设上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借助长春市政府开展农村乡容村貌综合治理行动,给予农村环境治理适当补助的契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指挥部也要相应做好车辆和办公经费准备,便于工作开展。
  (五)营造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认识,引导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六)建立考评机制。
  由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治理工作考评机制,及时对全市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整治行动结束后,实行单评单奖,考评结果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附件: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组织机构(指挥部)

 
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组织机构(指挥部)

        总 指 挥:刘长春  市长
        副总指挥:于树军  市委副书记
                            林英昌  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   涛  副市长
        成        员:李建国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孙生彦  市发改局局长
                            李    炜  市公安局政委
                            丁日辉  市农业局局长
                            王允举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宁海春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韩国明  市民政局局长
                            王志华  市水利局局长
                            刘桐安  市林业局局长
                            边树彬  市工商局局长
                            杨海涛  市行政执法局局长
                            侯廷庆  市环卫处主任
                            田    越  市广电中心主任
                            刘    旭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李树清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牛    斗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刘广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王庆忠  市农业局副局长
                            王刚平  市卫生局副局长
                            宋跃辉  市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王永强  市环卫处副主任
                            王志佳  市交通局纪检组长
                            王    涛  市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
                            王玉明  建设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李秀辉  胜利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徐志军  夏家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马维军  惠发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
                            各乡(镇)党委书记、镇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李建国(兼)、丁日辉(兼)。办公室下设两个工作组:
        1、城镇组
        组    长:牛  斗(兼)
        副组长:刘广春(兼)
                        王刚平(兼)
                        宋跃辉(兼)
                        王永强(兼)
                        王志佳(兼)
                        王    涛  市公安交警大队大队长
                        宋再武  市政府办公室科长
        成    员: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2、村屯组
        组    长:王庆忠  市农业局副局长、新农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成    员:新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