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时间: 2020-11-19 08:57 来源:德惠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打印

  市委市政府在《德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大乡村生态治理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这五年,我市不断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为实现长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净起来,两年绿起来,三年美起来”的工作目标为突破口,我市始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本着“高位统筹与广泛发动同步、治标与治本并重、重点突破与常态化治理并举”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主要市领导挂帅,落实市、乡、村“三级书记”责任,形成了党政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培育打造了米沙子镇太平沟村、惠发街道永生村、朱城子镇西兴村等10大引领村,作为示范样板村。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类分步、有序推进。

  开展了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重点对公共区域及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整治。坚持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在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从去年开始,探索实施了“农户分类投放、公司收集转运、市村就近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今年,依据《长春市农村环境治理条例》,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制定了《德惠市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工作指导意见》,由农户承担一部分保洁费用,探索垃圾清扫、清运处理有偿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市每年投入6700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今年4月1日开始,将全市19个乡镇(街)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工作交由两家专业化保洁公司按市区标准组织实施,并把散落的畜禽粪污、河道清理全部纳入服务外包范围,力争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距离市区近的乡镇(街),由保洁公司统一把农村生活垃圾运到市德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理;对距离市区较远的乡镇,由磁脉冲生活垃圾矿化处理站处理。同时,在米沙子镇新筹建一座垃圾处理厂--新北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矿化处理站的处理,我市生活垃圾可实现100%无害化处理。

  污水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和重点。2019年我市投资3.38亿元,建设了3座污水处理厂、3座乡镇污水处理站和16个污水收集池,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又投资400万元,新购置了5台吸污车,成立专门的农村污水收集转运大队,实行集中收集、统一转运;在河道治理方面,紧紧围绕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质工作考核目标,以“河长制”为抓手,积极推进河道“清四乱”、退耕还河及禁种高秆作物等各项工作落实。河道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我市是畜牧大市,2019年以来,我市以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载体,通过中央直接投资的6000万专项资金,带动社会投资2.2亿元,新建了日处理能力30吨的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在全市规模以上的养殖场全部建设了粪污处理设施,在散养密集村屯建设了322个散粪收集池,覆盖全市所有乡村,在4个大型规模养殖场建立了有机肥“微工厂”。今年,又新建4个大型有机肥厂,年可生产有机肥34万吨,年处理畜禽粪污能力超过100万吨,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为了确保实现绿起来的目标,我市筹措资金6000万元,开展村屯绿化美化。以出精品为目标,重点打造20个绿化示范村和10个引领村;以提质量为目标,抓好102国道、303省道、美丽乡村精品路线等13条公路两侧的651个屯的绿化,以栽植果树为主,形成“一屯一品”;以增绿为目标,在村屯道路两侧,以及清理出的公共空间栽花种草,实现全市1866个村屯绿化美化全覆盖,形成“点上示范、线上提升、面上覆盖”的新格局。

  农村改厕继续采用堆肥式浅埋旱厕,优先选择示范村、贫困村,以及生态环保所涉江河流域内的村屯。同时,对全市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距离河沟较近农户的厕所实施无害化改造。

 

 

 

编    辑:高梦缇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